English

茶饮料 洋饮料 谁能站住脚

■热点透视
1998-08-11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韩文欣 我有话说

观察今年夏季的饮料市场,不难发现,数年来一直遭遇冷落的茶饮料正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成为一种时尚饮品。与此同时,商家也明显看好这一新兴饮料市场,“旭日升”、“康师傅”、“统一”等茶饮料大户在街头巷尾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像“汇源”这样的非茶饮料生产商们也不失时机地投入茶饮料的生产,推出了各自的相关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发展茶饮料的时机已然成熟,茶饮料极有可能成为民族饮料企业与“洋饮料”抗衡的先锋产品。

90年代初以来,茶饮料以其天然、有益健康和特别解渴的特点,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十分迅速,被称为“新时代饮料”,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市场,茶饮料已经超过了曾称雄一时的美国可乐型碳酸饮料,成为第一大饮料,一些世界饮料专家甚至预言,“21世纪饮料市场将是茶的世界,茶饮料将超过可乐饮料和咖啡饮料,成为饮料之王。”

中国的茶饮料市场自90年代中期真正起步以来,已有20多家专门生产厂家,全部产量不超过20万吨,与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一二百万的年消费数量相比,存在不小的距离,但同时也说明我国茶饮料生产企业还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河北旭日集团的冰茶产量已达到7万吨,上海三得利梅林食品公司去年的纯茶产量也达到了6000吨,福建大闽公司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茶粉生产基地,为茶饮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杨昌照认为,目前国内较大的茶饮料生产企业,如“旭日升”、“三得利”、“统一”及上海、云南等地的一些企业,都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也都算是先进的。一些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轻工总会已将茶饮料的开发列入“九五”软饮料发展规划,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茶饮料的生产和开发,如洛阳春都集团、广东健力宝、娃哈哈集团、椰树集团等国内大型食品企业,这些有实力的企业的介入无疑将使民族茶饮料产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河北旭日集团严振利副总经理认为,我国现在的人均饮料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发展潜力自不待言。另一方面,一种消费习惯的形成,往往与消费群体的文化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从理论上讲,在中国,与其他类型饮料相比,茶饮料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潜在的饮料市场中,茶饮料抢占份额的机会自然不容忽视。日本和我国台湾也经历过美国可乐充斥市场的时代,但现在他们自己开发的茶饮料份额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可乐型碳酸饮料,因此应该坚定我们发展民族茶饮料工业的信心。

针对目前限制我国茶饮料产业发展的技术力量薄弱且分散、规模小、品种单一等因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茶饮料的发展应走集约经营之路。首先,必须用浓缩液或速溶茶粉替代传统的茶叶浸提,即由专门生产浓缩液或浓缩茶粉的厂家,进行工艺改进和购买先进设备,生产出色、香、味具佳的浓缩液或速溶茶粉,然后由专门生产罐装茶饮料的厂家来实现大规模生产。其次,我们的茶饮料生产企业应像英国的力顿、日本的三得利那样,体现品牌形象,以多样化的品种,引导消费者的观念,在与可乐、咖啡、矿泉水等饮料的竞争中站稳脚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